

背景解析
临渭区作为渭南市的核心区域,承载着渭河流域数千年的文明积淀。这里不仅是周秦汉唐的京畿要地,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。黄河与秦岭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地理禀赋,司马迁、白居易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则增添了人文厚度。

赋文赏析
临渭赋
秦东形胜,渭水汤汤。西望长安云外,东襟河洛苍茫。华山倚剑而峙北,潼关锁钥以镇疆。原隰衍沃,千畴嘉禾翻翠浪;闾阎扑地,万户炊烟接穹苍。斯地也,聚天地之灵秀,涵古今之辉光。
稽其往迹,源溯炎黄。周室分封,郑桓初开沃野;秦川定鼎,商鞅曾立木章。汉武旌旗猎渭北,太宗铁骑渡洛阳。司马迁椽笔书青简,白居易新乐动宫商。寇莱公三居相位,张仁愿百战沙场。此诚英杰际会之枢,文脉绵延之乡。
观夫风物殊胜,四序琳琅。春来少华飞瀑,夏至沋河荷香。秋月朗照丰原,冬雪素裹崇岗。时辰包子,皮薄犹含玉露;南塘锅盔,酥脆可佐琼浆。老腔一声裂金石,线戏千载诉衷肠。至若赤水大葱,辣透关中之胆;孝义甜桃,甘沁九域之芳。
今临渭新貌,盛世华章。高铁贯虹,连京昆如襟带;科教兴区,育桃李而成行。创新创业之热土,宜居宜业之仙乡。精准扶贫,阡陌尽除蒿藜;乡村振兴,田舍皆换霓裳。噫吁!渭水东流不息,恰似斯民奋进之志;秦岭南峙无言,长佑此域福祚永昌。

注释
郑桓公:西周时期郑国开国君主,周宣王之弟,初封于郑(今陕西华县),为渭南地区早期开发奠定基础。
商鞅立木:化用商鞅变法"徙木立信"典故,凸显临渭在秦国变法中的重要地位。
寇莱公:即北宋名相寇准,渭南临渭区官邸镇人,曾三度拜相,力主抗辽。
张仁愿:唐代名将,华州下邽(今渭南临渭区)人,筑受降城以御突厥,战功赫赫。
编辑/杨锐 王露
审核/景明军
注: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侵权联系删